|
|
|
小夫妻「花4萬8改造破舊農宅」隱居山水男耕女織,神仙生活讓人超羨慕! 觀看數:1975 人
每個人想必心中都有自己所期望的理想生活。
大家想想,快樂生活的本質是什麼?
快來看看這對夫妻是怎麼做的!

景德鎮湘湖村山腳,
隱藏著一棟二層小樓,
裡面住著一對85年後的小夫妻。

小樓面朝小溪稻田,
背靠翠竹青山,
前面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。

小樓的男主人叫其弈,女主人叫知音。
2011年其弈學習雕塑時,
遇到了來景德鎮采風的知音,
二人一見鍾情。
| sponsored ads |
| sponsored ads |

一日他們來到村中散步,
無意中發現了這棟農宅,
雖然破敗卻依山傍水,
未來的小幸福彷彿在眼前閃爍。

他們花了4萬8千元買下這棟小樓,
開始著手打造愛巢。

小樓是80年代的破舊老房,
年齡比他們還要大,裡面蛛絲纏繞,
長滿荒草。

房頂漏雨,他們找來幾個朋友一起翻修。

擔心冬天室內潮濕,其弈就在臥室焊了個鐵爐。
| sponsored ads |
| sponsored ads |

△改造後的臥室有種老上海的氣氛
想改時就改,不想改時就燒陶。
斷斷續續近2年,愛巢終於建成,
二人還在裡面闢出一間陶藝工坊。

每天小兩口手握著手入眠,伴著晨霧鳥鳴同醒。

清晨知音踩著露水,挽著竹籃到鎮上買菜。

回家煮一壺咖啡或是清茶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。
| sponsored ads |
| sponsored ads |

夫妻二人
在各自的工作室潛心專研,
互不打擾。

其弈認為燒陶就像人生,
你永遠不知道這一爐陶器是什麼模樣,
但是,狀態放鬆時創作的作品
永遠是最好的,自然呈現,
一切都恰到好處。

陶器就像是他們的稻穀,
這房子就是他們的田地,
他們靠創作維持生計,
相當於農民耕種,
以米換油。

返璞歸真是二人追求的生活理念,
為了能夠邀稻香入室,
二人打造了露天門廊。


吃飯、喝茶,請客、會友,
幾乎都在這裡。
| sponsored ads |
| sponsored ads |

暖暖的午後坐在門廊中,
曬曬太陽翻翻書,
困了就打個盹。

知音廚藝精湛,
廚房是她最愛的地方。

家中一日三餐都是她來做,
其弈陪在一旁洗菜刷碗。
牆縫鑽進的陽光如繁星點點。

燒好的菜盛入其弈的陶盤,
像極了17世紀荷蘭小畫派的油畫。
| sponsored ads |
| sponsored ads |

天氣炎熱時,
從山間採些野菜,
拌幾盤小菜。

天氣轉涼時,
就煨一壺雞湯,
一口喝下去從頭暖到腳。

山上蔬果不斷,
雞鴨在稻田裡散養,
一年四季吃的都是純天然食材。

山果吃不完,
就放進陶罐中釀成美酒。

或許受燒陶影響,
夫妻二人都喜歡烘焙。
其弈蓋了一個烤箱,
玉米、紅薯皆可入爐。

還能烤出香噴噴的麵包。


知音則喜歡烘焙小點心,
像烤製陶器一樣帶給她幸福。

一個個小蛋糕萌翻了,
怎麼捨得吃掉呢?

夏天樹莓成熟時,
採些做成果醬,
配上新出爐的麵包美味極了!

知音寫過一首小詩:
「咖啡是甜的,
果醬麵包是甜的,
生活也是甜的。」

食物和生活一樣,
越美好的,就越簡單。

家中一器一物幾乎皆出自二人之手,
他們用自製的陶碗盛飯,
用自製的陶壺沏茶。

陶器隨意放在哪裡皆成一道風景,
完全不用擔心被人拿了去。

二樓露台直面空曠的稻田,
坐在這裡喝茶賞月、聽蟬鳴蛙叫,
別提多愜意了!

知音打掃衛生時,
其弈會扛著鋤頭到田間除草,
開出一條小渠,
將河水引到門前。
朋友們都說他倆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。

2014年兩人結婚後,
決定自駕旅行一年。
拆掉麵包車的後座,
搭塊木板。

白天是工作室,
晚上鋪上被褥,
就變成一張床。

因為身邊有彼此陪伴,
車裡也散發著家的溫馨。

他們還帶了一台迷你小窯,
每到一處,
就用當地泥土燒製陶器,
用一件件陶器記錄他們的旅程。


車開到哪是哪,
趕路倦了,
其弈就彈首古曲,
知音在一旁縫補衣物。

餓了就到山澗,
用甘冽的泉水煮飯。

旅途中的第一餐是一鍋香菇鹹肉飯。

山泉水煮的豆角飯格外香甜。

抓到幾隻小蟹,
晚餐就吃海鮮飯嘍!

和著山風吹簫一曲,
清風徐徐,星河遼闊,
整個世界彷彿只有彼此存在。

一路上二人完全沒有規劃行程,信馬由韁。
一邊旅行一邊蒐集民間工藝品、燒製陶器,
不知不覺中,走了快一年。

旅行結束後,
他們把途中的作品展出,
取名「旅行一年」。

夫妻二人發現,
與之前的作品相比,
旅途中燒製的陶器多了一層味道。
陶杯粗糲的手感,
彷彿經歷了時光的沉澱。

杯盞散發出泥土的氣息,
造型各異,生機盎然。

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
對夫妻二人的作品都倍感驚艷。

旅行結束後,
他們又回到細水長流的小日子裡。
天晴時,
兩人依舊手挽著手到山間溜達,
照比城鎮的喧鬧,
他們更喜歡這裡的靜謐。

其弈說,
「我們以蟲鳥為伴,
抬頭見山、水邊行走,
常被身邊的細小事物感動。
沒有追趕,只是閑庭信步。
我們為自己的生活創造,
進而也創造了自己的生活。」
往日內容
傳遞價值資訊,
匯集設計靈感。
大地之上,
祈願人人能設計,
人人可建造,
人人安居在棲息身心的家園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