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人吃兩人補!華人世界素有孕期進補的觀念,調養胎氣,也提供胎兒和準媽媽所需的營養和能量,但有些孕媽咪胃口好卻又怕吃多會胖,另有些人則是一聞到食物味道就噁心想吐。
孕期該如何補才能恰到好處?中醫師建議,依照早期、中期和後期的不同需求和身體狀況,適度調整飲食。
根據中醫古籍記載的「逐月養胎法」,將孕期分為「早期養胎氣」、「中期助胎氣」及「後期利生產」等三部曲來做調養。
懷孕首部曲:紫蘇烏梅飲養胎氣
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紓怡表示,孕期首部曲是指懷孕1至3個月,這段期間,由於人體絨毛膜激素和黃體激素的大量分泌,孕媽咪常會出現味覺改變、妊娠嘔吐、消化不良、便祕等一連串的腸胃不適症狀,進而影響正常飲食。
此時正適合「早期養胎氣」,除了進食要少量多餐外,液體和固體盡量分開食用,早晨起床後可先食用白吐司或蘇打餅乾,避免重口味及油膩的飲食,攝取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,例如香蕉、馬鈴薯、燕麥、糙米等,都有助於改善不適症狀。